2018年6月30日 星期六

從而不改

子曰:「法語之言,能無從乎?改之為貴。巽與之言,能無說乎?繹之為貴。說而不繹,從而不改,吾末如之何也已矣。」

《論語》此段,「從而不改」,一般都是解作只聽從「法語」卻沒有去改過。法語是道德訓示、定言,例如叫你不要說謊。法語與「巽言」對揚,巽是風,是順,是順著聽者喜好說的話,討他/她喜歡的話,例如從對方的利益出發,顯示說謊沒有好處。巽言令人歡喜(喜悅、說),但「繹之為貴」,即你不能因為順著你說的話才聽進去,歡喜了接受便算,該尋根究柢,明白箇中的道理和基礎。如果只歡喜沒思考,又或者只聽從訓示而沒改過,孔子都覺得沒希望,可以放棄。

以往一直都不覺得這個解法有問題,但最近再看,卻感有點別扭。如果不改過,又何謂「從」?聽從訓示,不就是做對的事嗎?裡面甚至未必一定是做錯了事改正過來。「法語之言,能無從乎」?直接譯出來就是有法則的指導,即道德法則、道德律令,我們能不聽從嗎?我們能不遵從道德法則行事嗎?由是,這「改」,可能就不是指改過,而是指道德法則本身能不能改!儒家不像西方神學道德或道德神學那樣,道德法則是定然律令,絕對不能修改。從經依於仁心,其他斟酌從權,因時因地因人制宜。如果一本通書看到底,僵化思維,孔子也真的拿他/她沒辦法。繹之和改之,都是思考的路。面對巽言,重要是防感性和利益性好;面對法語,則是防僵化理性。太障閉的人,孔子會贈以一句:「吾末如之何也已矣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