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8年10月3日 星期三

《反復:本體論易學之建立》目錄


引論:易本體與周易系統 
反覆本是跟自己相遇的一個過程,但不僅在心靈內面,也在符號的探究,在思考,在書寫之中。反覆更是存在的一種表現,而易六十四卦的演練、詮釋,則可為我們提供對之作深刻思考的工具。《周易》是古來易理研探的一大系統,但我們真的只可以有這麼一個系統嗎?這個系統所依據的河圖洛書、太極弧線又是怎麼的一回事?

第一章:易卦關係結構
《周易》系統是空間性的,但前人也有循時間性別出心裁,變出有趣的枝枝葉葉。而易六十四卦,任何一卦都包含另外三卦,那就是其本、綜、錯、互卦,分別對應本有結構、相對結構、相反結構和內在結構,我們可從這分析這四卦的相互關係,增加掌握本卦的程度

第二章:探究存在--剝復之道
怎樣才可看到天道呢?天道不是既有的,擺在外面的一個具體的東西,不是在天涯海角的寶物,不是你終於去到某一個地方,從岩石拔出王者之劍......從永劫回歸走進深夜,主體反復其道同時也反覆其上,不斷以今日之我否定昨日之我。剝而復,復而剝,找到的說到底就是存在與疏離而已。

第三章:必然與偶然--夬姤之性
世界必然存在嗎?不是,一切存在只是並非偶然。我們太容易判斷某物為必然,或偶然。箇中幾許理性誤推、簡化思維。另一方面,死亡看來是必然的,但它的到來總是偶然,可就在這不存在面前,我們才有真正的自由選擇。......一般的生活選擇,我們只是選擇如何去活而已;在死亡跟前,我們才選擇怎樣值得去活。

第四章:中式符號學--泰否往來
泰卦象徵小往大來的良好溝通,否卦象徵大往小來的難以溝通。符號假如真的是人類發明用來說謊的工具,那麼,在求言外之意的相接意義時,我們是否也享受遮蔽或隱瞞的快感?還是,遮蔽指示了存在的敞開,讓我們有機會,跟那不被符號化的真實照面?

第五章:情之為物--緩急進退
情之為物,緩急進退而已。速則不達,漸而失愛;求不得,退難捨。裡面可有無限的受傷與拒絕故事,也包含溝通上頓與漸的可能。感情不懂緩急,形同嬉戲,減去進退,則只剩下牢籠。

第六章:獨裁與民主--臨觀之義
臨民以不知有之為上。唯與其治民,不若民治。民治便是民主,但古代中國嚴格來說沒有民主,只有民本觀念,循這條路思考,與民眾一同觀察、觀望、願意付出因之而有的延誤代價,可能就是對獨裁優越論的最佳回應。

總結:01VS一與二--乾坤之要
由一到二是周易系統的創造觀;只有把坤重新設定為0,才能更深刻地進入由01這創造的形上思考。說到底,作為創造性的乾,與作為潛在性的坤,是易六十四卦中最基本的一對相斥卦,卻未必是最重要的系統首出卦。

附錄一:易六十四卦釋義芻議
附錄二:易六十四卦本綜錯互卦表
附錄三:易六十四卦日常用事速檢表


2018年6月30日 星期六

智仁勇三階段

知者不惑--四十而不惑
何謂知?知之為知之,不知為不知,是知也。
知者樂水,取水之靈動之外,也取學海無涯,唯勤是岸,水象徵知識的領域,知者樂水,即樂於徜徉於知識大海之中。

何謂惑?愛之欲其生,惡之欲其死,是惑也。

仁者不憂--五十知天命
確立理想,明白自己人生的任務,再無擔憂與疑慮。此憂,非憂患意識,正因為有此不憂,才可先天下之憂而憂,後天下之樂而樂。
仁者樂山,因山就是理想,你走到理想的跟前,自然停步,高山仰止。止於至善,乃可定,可靜,可安,可慮,乃有所得。仁者樂山,即樂於依於理想,但此止,不是僵化,絕對的止步,不是「從而不改」。

勇者無懼--六十而耳順,七十而從心所欲,不喻矩
中國人最畏人言。人言可畏。然到六十而不畏人言,七十從心所欲,乃可稱無懼。勇者要有準備有經驗有道德(自然不踰矩)才可為勇者,年少之勇,最好都是氣魄承擔,隨時是盲勇、愚勇、狂妄以至好鬥。

子路曰:「子行三軍,則誰與?」子曰:「暴虎馮河,死而無悔者,吾不與也。必也臨事而懼。好謀而成者也。」子路所言之勇,不為孔子所取,於彼,孔子反訓之以懼戒。

知仁勇是三階段,仁不是最終的,最高境界反而是勇。(能勇,已包含知和仁)


從而不改

子曰:「法語之言,能無從乎?改之為貴。巽與之言,能無說乎?繹之為貴。說而不繹,從而不改,吾末如之何也已矣。」

《論語》此段,「從而不改」,一般都是解作只聽從「法語」卻沒有去改過。法語是道德訓示、定言,例如叫你不要說謊。法語與「巽言」對揚,巽是風,是順,是順著聽者喜好說的話,討他/她喜歡的話,例如從對方的利益出發,顯示說謊沒有好處。巽言令人歡喜(喜悅、說),但「繹之為貴」,即你不能因為順著你說的話才聽進去,歡喜了接受便算,該尋根究柢,明白箇中的道理和基礎。如果只歡喜沒思考,又或者只聽從訓示而沒改過,孔子都覺得沒希望,可以放棄。

以往一直都不覺得這個解法有問題,但最近再看,卻感有點別扭。如果不改過,又何謂「從」?聽從訓示,不就是做對的事嗎?裡面甚至未必一定是做錯了事改正過來。「法語之言,能無從乎」?直接譯出來就是有法則的指導,即道德法則、道德律令,我們能不聽從嗎?我們能不遵從道德法則行事嗎?由是,這「改」,可能就不是指改過,而是指道德法則本身能不能改!儒家不像西方神學道德或道德神學那樣,道德法則是定然律令,絕對不能修改。從經依於仁心,其他斟酌從權,因時因地因人制宜。如果一本通書看到底,僵化思維,孔子也真的拿他/她沒辦法。繹之和改之,都是思考的路。面對巽言,重要是防感性和利益性好;面對法語,則是防僵化理性。太障閉的人,孔子會贈以一句:「吾末如之何也已矣。

2018年6月25日 星期一

真實的基本結構

真實的基本結構(環狀,同時層狀)

自由之第三義-虛無感-沒有意義的確認     人生無
事實之確認                  必然性
事物-事實--有               實然性
自由第二義-存在-真實(創造的)--道    非偶然性  
自由第一義-終極虛無-不安--無       沒意義的質料/無常/混沌/偶然性

致命誘惑

甚麼是致命誘惑(fatal attraction)?當然就是把你拉離安全區的一種力,表面上是外力,顯現為一種外在的吸引,但顯然,它也與內心原有的糾結、顛倒和自己不欲面對的真實相關。
顛倒表現為一種偏離,它既自然又不自然。偏離基本上是「不自然」的,但往往到頭來發現是必須的,必要的,因而它又成了某種「自然」。不偏離了便不能回到起點,回到基點,回來面對真實(的我)。
表面上,致命誘惑暴露了原有的問題,提供你一個修補的機會,但其真正的「作用」,難道不就是透過暴露去令終極的掩藏得以可能嗎?誘惑出現,要麼鼓勵你回到安全區,繼續遮掩要遮掩的真實,要麼扯你離開安全區,然後建立另一個安全區。誘惑者成了你新的安全伴侶,伴隨你終極的枯萎、壞死。
(當然,裡面再藏著一個可能,就是永遠以一個掩藏著的狀態宣示你發現的所有的東西不是真實,以造就有一個真相被遮掩了的想像。而終極的真相也當然便是,沒有真實,又或是真實就是虛無。)
當你確認存在一種辯證,偏離成了某種「自然」,偏離便合理化原來的所謂基點,令你更離不開這個基點。所謂高一層次的重回,有時可能是提供了欺騙,讓你以為出發了,得著了,成就了一個更好的自己,但其實甚麼也沒有發生,你只不過一直站在原點,要去的地方都去過,但同時甚麼地方也沒有去過。











圖片說明:《本能》劇照

2018年5月21日 星期一

自由就是存在不可止息的形態--重讀尚盧南西《自由經驗》筆記

自由,要麼流於權利或豁免,要麼流於觀念

談及自由的兩大障礙
(1)自由的不證自明本身削弱了其自明基础
(2) 自由成為一種aporia;主體性(自我決定)之弔詭

自由之弔詭
—欲望之奴隸
—異化與選擇惡:吞噬自身
—主體化走向必然性,即自由之反面

xxxxxxxxxxxxxxxxxxxxxx

自由與邪惡
自由就是邪惡本質的倫理原則

邪惡成為一種positivity rather than negativity
自由摧毁自己,以可以為惡而破壞本身的承諾,可以為惡是自由的第一積極面。
惡不是本身成為一種積極面,而只能是自由的積極面。

與邪惡相關的價值:崇高
邪惡的第一義:憤怒
挪用的快感(一種自由感覺?)帶來對邪惡的迷戀。

可以為惡來自自由決定。而決定則是主體用以償還對存在之虧欠。因而,所謂惡,就是對遺忘存在,對存在誤置的疚歉。你「發現」自己不配存在,朝憤怒地摧毀一切而決定為惡。

善是自由決定拯救存在的結果。決定為善令個體有限;決定為惡令個體投向無限之對象/抽象客體。因而最高傲之惡就是成為神—無限之他者。

自由決定總有可能錯,但不是擇惡棄善之錯(善惡也不是放在某處供人選擇),而是決定本身就置於錯誤的可能之中,在摧毀自己的可能之中,並唯其如此,方為自由決定。

xxxxxxxxxxxxxxxxxxxx

思考,對我們來說,無疑是最自由(免費)的,但自由,不比其他事情更能簡約為思考。

2018年4月21日 星期六

與兒解《道德經》相長有得

《老子》之「常」

第一重「常」:形上之道/天道/有無玄同之道/自然之道--形而上之常

第二重「常」:二元性--有無相生,難易相成,高下相傾,音聲相和......恆也--知性結構之常

第三重「常」:天長地久,天地之所以長且久者,以其不自生,故能長生--相對之常

無為三總則:生而不有,為而不恃,功成而不居
玄德三寶:慈、儉、謙(不敢為天下先)

發而為施政--慈善事業、休養生息、反智巧重恭退--為腹不為目

2018年3月21日 星期三

拉康的想像主體

拉康的想像主體可以用他的名句去概括:「自我是他者/The ego is an other/ Je est un autre,意指主體在影像中異化;想像/影像主體即異化之我,也就是意識主體。有時,他喜歡用The (De)formative Function of the Image去稱謂這個過程,當中有一重辯證關係。

這重辯證的表達式如下:
第一層對立(正反): 肢離破碎的自己VS鏡像
第二層回歸(合): 想像自我Vs理想自我(他者)

(1)鏡像理論:六個月大嬰兒,在鏡像中看到完整的自己,因而同時意識到之前關於自己影像如何支離破碎。便把這個完整的自己「認同」為自我。

(2)人類和其他動物之處在於:他是遲熟的,在未生長完備時誕生世上。在生命早期,他需要額外的照顧。他是不太能適應世界的生物(disadapted animal,也正因為不太能適應,才發展出符號系統及文化)。鏡像之完整自我及隨之而來的控制想像因而可補償嬰兒的無能感。當然結果便是令人變得更加不能適應世界(再不能根據本能解決問題)。

(3)當鏡像被內化為自我的同時,理想自我也外投出去,在(某些)他者(不一定是人)身上找到位置。構成「戀愛=自戀」的愛恨關係;然後,再把這些理想自我內化,形成自我理想(ego-ideal, role model);愛情和自戀的分別也在這裡,被愛的對象就是那些可以和自我理想連結的對象,因而是可以改變自我的對象。

(4)欲望都是他人的欲望 Desire is the desire of the other.
這裡又有三重含義:第一,由於自我是想像主體,所以其渴望都是他人欲望的內化。第二,渴望他人的認同,渴望他人對自己有欲望。第三,不用成為他人而欲其所欲。

2018年3月8日 星期四

左派與右派的真正敵人

右派的真正敵人不是左派,而是極右;因為法西斯之類的極右派其實主張激進行動,本身就是保守主義的背叛。激進本應是左派的標誌,發生學上法西斯有不少實踐方略都是向左派取經(說穿了是抄襲)的,觀念上它也不主張改革,它其實是右派陣營的癌變。同埋,溫和左派也是左派陣營的癌變,左派的真正敵人其實不是右派,而是溫和左派。去年美國總統選舉,其實就是溫和左派和極右之爭,真正的左與右都先被排斥出去了。選民沒有了出於理性的選擇,只能兩害取其輕,裡面包含了太多賭博的成份。

2018年1月28日 星期日

假新聞與信任的崩壞

關於假新聞和特朗普,齊澤克這兩年說了很多。在其中一齣短片中,他除了提及科技支援(社交網絡媒體普及成為逆權和作假的雙刃利劍)這些常識,還特別強調互信的崩解,這是很多人仍然不明白以至不覺察的地方。

假新聞是後真相年代的癥兆之一,社交網絡提供了客觀條件,主觀條件包括公民意識衰敗後現代意識形態死而不僵(影響公民意識不能恢復),以及無知者的充權(涉及鄧寧-克魯加效應Dunning–Kruger effect)。然而,齊澤克提及的也許是最深刻的。

公共媒體不可信,以至其他人也不可信,你只能信自己,這就是後真相的基礎。每個人只基於自己的信念而肯定或否定,判斷事實,轉介事實。由於你不信別人,因而也不會去比較,覺得不必去求證(去求證也只會被人騙),因此客觀真理徹底讓路給主觀想像,換言之,就是想像的剩餘。

布希亞為過度真實(hyper-real)下的定義是假的消失,因而導致真溢出;後真相則是想像的過剩,那是超越了真假 (beyond true and false)的後續發展。

《老子》嘗言:「信不足,有不信焉。」那可以是橫向的(人與人的互不信任),但更強調的是由上而下綜向擴散的崩壞,特朗普正在示範著這件事。




2018年1月27日 星期六

影視一致、重複快感與公共空間污染

智能手機和耳筒普及了之後,我們在公共空間經常遇到一些沉浸在「自己世界」,不會理會身邊人事的言行。有時是在人來人往的狹窄通道突然停下來傳送訊息,有時是在擠擁的車廂中收看短片,即使人在車門口妨礙其他人進出仍紋風不動。久而久之,有時索性耳筒也不需要了,變相強逼大家一起陪他們煲劇聽娛樂節目的噪音,是的,在公共領域進行私人的事(還包括化粧、自拍修圖、親熱,不包括露體狂、表演狂),科技向他們提供了方便和支援。

在現代主義和後現代主義媒介配屬的討論中,詹明信把電視許了後現代。電視包括物質和技術上的電滋波(進化為數碼)、放射光、可以快速合成重組、廉價、再現,也包括放映及接收模式--不再需要在公共空間如電影院進行,可以在私人空間由受眾適度調整收看狀況(不看、重看、暫停)。今天電影全面「電視化」,毋須再在公共空間看電影了,然後反過來將這個私人空間消費影像模式移到公共空間來。當然,我們還需要進一步的快感分析。

在流行文化消費快感的研究中,有一種叫重複的快感。重複為何會帶來快感呢?因為重複帶來熟悉,熟悉感帶來安全,再進一步產生「我知道我掌握」的自我肯定和滿足。電視比電影更強調這種重複快感,好一些難耐的影像語言,重複沉悶的影像處理方式,在電視裡找到較大的認受,因為私人空間需要熟悉和安全感,包容自我放縱、自戀、自我陶醉和自得其樂。

然而,在影視漸趨於一致的今天,本在私人空間容許甚至適量鼓勵的自閉和自我陶醉,被毫無反思和批判地移到公共空間,大家不以為忤,還樂在其中。無數大模斯樣、堂而皇之的公共空間「污染」,合理化這種文化環境和文化產品的錯配(在公共空間看數碼短片)。自閉空間、後現代、後真相,濔漫在這不可耐和不可止的洪流裡。


2018年1月4日 星期四

自由的驚奇

「自由不是我們擁有的機能,也不是我們希望可以擁有的權利。自由建基於以下的事實:我們的存在不是既定的程式,而且必須尋找自己的道路。然而,我們同時不得不在充滿條件和限制和世界裡存在。如果自由意味『想做就可以去做』,又或者『獨立不依於一切』,我們都是不自由的,因為我們實在依賴太多東西了,大部分時間我們的『意志』也僅僅充斥著源於他處的傾向、希冀和期望。
「明白這箇,明白其意義才是解放的開始,這正是自由令我們驚奇的地方,因為我們會發現,除了我們認為顯而易見的東西,還有另外一些事情。」
 --尚盧南西《訪問南西:再沒有西方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