知者不惑--四十而不惑
何謂知?知之為知之,不知為不知,是知也。
知者樂水,取水之靈動之外,也取學海無涯,唯勤是岸,水象徵知識的領域,知者樂水,即樂於徜徉於知識大海之中。
何謂惑?愛之欲其生,惡之欲其死,是惑也。
仁者不憂--五十知天命
確立理想,明白自己人生的任務,再無擔憂與疑慮。此憂,非憂患意識,正因為有此不憂,才可先天下之憂而憂,後天下之樂而樂。
仁者樂山,因山就是理想,你走到理想的跟前,自然停步,高山仰止。止於至善,乃可定,可靜,可安,可慮,乃有所得。仁者樂山,即樂於依於理想,但此止,不是僵化,絕對的止步,不是「從而不改」。
勇者無懼--六十而耳順,七十而從心所欲,不喻矩
中國人最畏人言。人言可畏。然到六十而不畏人言,七十從心所欲,乃可稱無懼。勇者要有準備有經驗有道德(自然不踰矩)才可為勇者,年少之勇,最好都是氣魄承擔,隨時是盲勇、愚勇、狂妄以至好鬥。
子路曰:「子行三軍,則誰與?」子曰:「暴虎馮河,死而無悔者,吾不與也。必也臨事而懼。好謀而成者也。」子路所言之勇,不為孔子所取,於彼,孔子反訓之以懼戒。
知仁勇是三階段,仁不是最終的,最高境界反而是勇。(能勇,已包含知和仁)
2018年6月30日 星期六
從而不改
子曰:「法語之言,能無從乎?改之為貴。巽與之言,能無說乎?繹之為貴。說而不繹,從而不改,吾末如之何也已矣。」
《論語》此段,「從而不改」,一般都是解作只聽從「法語」卻沒有去改過。法語是道德訓示、定言,例如叫你不要說謊。法語與「巽言」對揚,巽是風,是順,是順著聽者喜好說的話,討他/她喜歡的話,例如從對方的利益出發,顯示說謊沒有好處。巽言令人歡喜(喜悅、說),但「繹之為貴」,即你不能因為順著你說的話才聽進去,歡喜了接受便算,該尋根究柢,明白箇中的道理和基礎。如果只歡喜沒思考,又或者只聽從訓示而沒改過,孔子都覺得沒希望,可以放棄。
以往一直都不覺得這個解法有問題,但最近再看,卻感有點別扭。如果不改過,又何謂「從」?聽從訓示,不就是做對的事嗎?裡面甚至未必一定是做錯了事改正過來。「法語之言,能無從乎」?直接譯出來就是有法則的指導,即道德法則、道德律令,我們能不聽從嗎?我們能不遵從道德法則行事嗎?由是,這「改」,可能就不是指改過,而是指道德法則本身能不能改!儒家不像西方神學道德或道德神學那樣,道德法則是定然律令,絕對不能修改。從經依於仁心,其他斟酌從權,因時因地因人制宜。如果一本通書看到底,僵化思維,孔子也真的拿他/她沒辦法。繹之和改之,都是思考的路。面對巽言,重要是防感性和利益性好;面對法語,則是防僵化理性。太障閉的人,孔子會贈以一句:「吾末如之何也已矣。」
《論語》此段,「從而不改」,一般都是解作只聽從「法語」卻沒有去改過。法語是道德訓示、定言,例如叫你不要說謊。法語與「巽言」對揚,巽是風,是順,是順著聽者喜好說的話,討他/她喜歡的話,例如從對方的利益出發,顯示說謊沒有好處。巽言令人歡喜(喜悅、說),但「繹之為貴」,即你不能因為順著你說的話才聽進去,歡喜了接受便算,該尋根究柢,明白箇中的道理和基礎。如果只歡喜沒思考,又或者只聽從訓示而沒改過,孔子都覺得沒希望,可以放棄。
以往一直都不覺得這個解法有問題,但最近再看,卻感有點別扭。如果不改過,又何謂「從」?聽從訓示,不就是做對的事嗎?裡面甚至未必一定是做錯了事改正過來。「法語之言,能無從乎」?直接譯出來就是有法則的指導,即道德法則、道德律令,我們能不聽從嗎?我們能不遵從道德法則行事嗎?由是,這「改」,可能就不是指改過,而是指道德法則本身能不能改!儒家不像西方神學道德或道德神學那樣,道德法則是定然律令,絕對不能修改。從經依於仁心,其他斟酌從權,因時因地因人制宜。如果一本通書看到底,僵化思維,孔子也真的拿他/她沒辦法。繹之和改之,都是思考的路。面對巽言,重要是防感性和利益性好;面對法語,則是防僵化理性。太障閉的人,孔子會贈以一句:「吾末如之何也已矣。」
2018年6月25日 星期一
真實的基本結構
真實的基本結構(環狀,同時層狀)
自由之第三義-虛無感-沒有意義的確認 人生無
事實之確認 必然性
事物-事實--有 實然性
自由第二義-存在-真實(創造的)--道 非偶然性
自由第一義-終極虛無-不安--無 沒意義的質料/無常/混沌/偶然性
自由之第三義-虛無感-沒有意義的確認 人生無
事實之確認 必然性
事物-事實--有 實然性
自由第二義-存在-真實(創造的)--道 非偶然性
自由第一義-終極虛無-不安--無 沒意義的質料/無常/混沌/偶然性
致命誘惑
甚麼是致命誘惑(fatal attraction)?當然就是把你拉離安全區的一種力,表面上是外力,顯現為一種外在的吸引,但顯然,它也與內心原有的糾結、顛倒和自己不欲面對的真實相關。
顛倒表現為一種偏離,它既自然又不自然。偏離基本上是「不自然」的,但往往到頭來發現是必須的,必要的,因而它又成了某種「自然」。不偏離了便不能回到起點,回到基點,回來面對真實(的我)。
表面上,致命誘惑暴露了原有的問題,提供你一個修補的機會,但其真正的「作用」,難道不就是透過暴露去令終極的掩藏得以可能嗎?誘惑出現,要麼鼓勵你回到安全區,繼續遮掩要遮掩的真實,要麼扯你離開安全區,然後建立另一個安全區。誘惑者成了你新的安全伴侶,伴隨你終極的枯萎、壞死。
(當然,裡面再藏著一個可能,就是永遠以一個掩藏著的狀態宣示你發現的所有的東西不是真實,以造就有一個真相被遮掩了的想像。而終極的真相也當然便是,沒有真實,又或是真實就是虛無。)
當你確認存在一種辯證,偏離成了某種「自然」,偏離便合理化原來的所謂基點,令你更離不開這個基點。所謂高一層次的重回,有時可能是提供了欺騙,讓你以為出發了,得著了,成就了一個更好的自己,但其實甚麼也沒有發生,你只不過一直站在原點,要去的地方都去過,但同時甚麼地方也沒有去過。
圖片說明:《本能》劇照
顛倒表現為一種偏離,它既自然又不自然。偏離基本上是「不自然」的,但往往到頭來發現是必須的,必要的,因而它又成了某種「自然」。不偏離了便不能回到起點,回到基點,回來面對真實(的我)。
表面上,致命誘惑暴露了原有的問題,提供你一個修補的機會,但其真正的「作用」,難道不就是透過暴露去令終極的掩藏得以可能嗎?誘惑出現,要麼鼓勵你回到安全區,繼續遮掩要遮掩的真實,要麼扯你離開安全區,然後建立另一個安全區。誘惑者成了你新的安全伴侶,伴隨你終極的枯萎、壞死。
(當然,裡面再藏著一個可能,就是永遠以一個掩藏著的狀態宣示你發現的所有的東西不是真實,以造就有一個真相被遮掩了的想像。而終極的真相也當然便是,沒有真實,又或是真實就是虛無。)
當你確認存在一種辯證,偏離成了某種「自然」,偏離便合理化原來的所謂基點,令你更離不開這個基點。所謂高一層次的重回,有時可能是提供了欺騙,讓你以為出發了,得著了,成就了一個更好的自己,但其實甚麼也沒有發生,你只不過一直站在原點,要去的地方都去過,但同時甚麼地方也沒有去過。
圖片說明:《本能》劇照
訂閱:
文章 (Atom)